綜合顧客支援 

首頁 > 創業者松下幸之助
創業者松下幸之助 生涯
創業者松下幸之助 物語
 

        奈良縣的吉野川(河流名稱)發源於遙遠的大台原山,一邊彙集沿途山脈清澈的流水一邊向西面流淌,直至和歌山縣,形成了紀之川(河流名稱)。古往今來,水產豐富、河水清澈的紀之川,悠悠流淌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松下幸之助,出生在距離紀之川的河口
10餘公里的南岸山坡上的農村。現在這裡已經屬於和歌山市,而當時這裡的地名叫做和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字千旦之木。松下幸之助出生於18941127日。

1. 生於和歌山縣和佐村 1894年11月27日

奈良縣的吉野川(河流名稱)發源於遙遠的大台原山,一邊彙集沿途山脈清澈的流水一邊向西面流淌,直至和歌山縣,形成了紀之川(河流名稱)。古往今來,水產豐富、河水清澈的紀之川,悠悠流淌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松下幸之助,出生在距離紀之川的河口10餘公里的南岸山坡上的農村。現在這裡已經屬於和歌山市,而當時這裡的地名叫做和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字千旦之木。松下幸之助出生於1894年11月27日。
松下幸之助的父親叫松下政楠,母親叫德枝。在兄弟姐妹8人當中,幸之助排行最小是老么, 在兄弟三人當中最受父母寵愛。據說由於家就在一棵樹齡高達數百年的大松樹的下面,所以“松下”這一姓氏也是來源於此。
幸之助的家在村子裡也算得上是小地主階層,屬於較為殷實的有產階級。兒時的幸之助常常和奶媽一起到溪流中釣魚、玩捉迷藏的遊戲。幼年時代的日子平凡而幸福。
但這種平凡的幸福時光卻好景不長,幸之助的人生就迎來了一場波瀾起伏的巨變。

2. 父親在大米投機生意失敗 1899年

1893年,投機熱異常的高漲。在日本全國各地設立的米穀交易所更是呈現出一片大好的興隆盛況。和歌山的米穀交易所也開始了頻繁的大米投機買賣。
幸之助的父親政楠年紀輕輕就被選為村委會的議員,因此常常把農事交給佃戶,而他自己則更常參與村委會和村公所的工作。富於進取的性格,再加上由於受投資熱潮所產生的興趣所吸引,幸之助的父親也開始做起了大米的投機買賣。
但畢竟是不熟悉的領域,最終也未能如願,投機失敗,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和房子也都變賣,松下一家陷入了窮困潦倒的境地。1899年,松下一家離開了住慣了的千旦之木,搬到了和歌山市,其年,幸之助剛滿4歲。
以僅剩不多的資金,通過朋友的門路,幸之助的父親開了一家木屐店,但並沒有維持多久,大約兩年多就關閉了。1902年7月,松下政楠在一家創立不久的私立大阪盲啞院找到了工作,隻身前往了大阪。

3. 紀之川車站啟程前往大阪 1904年

1904年11月23日,時滿9歲的松下幸之助,在晚秋的紀之川車站與母親道別,一個人乘上了前往大阪的火車。這是因為來自在大阪工作的父親的一紙家書,讓幸之助去大阪當學徒。這時的幸之助已經是小學4年級的學生,距離小學畢業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但他並未反對,而是選擇了輟學去做學徒。
車站,母親德枝不住地對去大阪的乘客拜託道:“孩子還小,到了那邊他父親會來接,一路上還請多多關照”。
這時在幸之助的心中,既有和母親別離的悲傷,又有初次乘坐火車的歡悅,還有對從未去過的大阪的憧憬以及要見到父親的期待,可謂百感交集。
母親留著眼淚不住地叮囑道:“要注意身體,記得要討那邊老闆的喜歡啊”。那時的情景,無論何時都清晰地印在幸之助的腦海之中。

4. 在大阪的學徒生涯1904年-1905年

• 火盆店做學徒 1904年
最初的學徒生活,是從位於大阪市南區八幡筋的宮田火盆店開始的。
這裡的工作是每天早早起來打掃衛生,利用照看小孩的空餘擦火盆。火盆分上等貨和下等貨,擦亮的方法也不同。先用砂紙擦,然後用木賊(草名,曬乾之後可用來擦亮東西)打光。好的火盆光是用木賊擦,一個盆就得花上一天工夫。這使得幸之助的手很快就變得乾裂紅腫了起來。
冬天的時候,早上使用抹布打掃衛生的時候,水會浸入皮膚乾裂處,疼痛不已。不過,在和歌山的時候已經飽嘗窮困生活的幸之助並沒有覺得這裡的學徒生活多麼辛苦。
只是在夜裡,打烊之後躺在床上的時候,就會因為想念母親而哭個不停。對母親的思念,讓年幼的幸之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 第一次拿到的5錢白銅的工錢 1904年
宮田火盆店每月發工錢的日子是1號和15號。幸之助拿到了第一次工錢---5錢白銅。之前在和歌山由於生活貧困,從母親那裡要來1厘錢到附近的粗點心店買兩個糖果就會讓他開心不已,而這第一次的工資居然有5錢白銅,幸之助從來沒有領過這麼多的錢。高興的令他連因為想念母親而愛哭的毛病都不治而愈了。
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卻讓他把這無比重要的5錢一下子就花掉了五分之一。當時,在孩子們的世界裡,非常流行一種將鐵陀螺甩在盆子裡打轉的遊戲。
有一天,幸之助一邊抱著老闆的孩子,一邊非常投入地玩著甩陀螺的遊戲。為了把鐵陀螺甩入盆中,一時用力過猛,竟然把背上的嬰兒甩翻下去。嬰兒的頭部跌在了地面上,於是哇哇大哭起來。嚇得他趕緊去哄,但無論怎樣哄都無法讓嬰兒的啼哭停止下來。於是趕緊飛奔到附近的點心店,買了一個包子給嬰兒,這才讓嬰兒停止了哭啼。而那包子的價錢是每個一錢。一下子就花掉了他三天的薪水。
• 去五代腳踏車點做學徒
在火盆店當學徒三個月的時候,宮田火盆店關閉了,幸之助只好轉到了位於船場?筋淡路町的五代腳踏車店做學徒。
當時,日本還很少有國產的腳踏車,基本上都是美國製或者英國製的,價格約在100日元到150日元,很是昂貴,可謂是最尖端文明的產物。而幸之助也因此接觸到了以往從未接觸過的時髦商品。
店裡有旋轉車床和鑽床,所以有些工作比較像鐵匠鋪。從小便喜愛使用小工具的幸之助每天幹起活來都感到非常愉快。而老闆五代音吉和老闆娘藤對他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的疼愛。
有一天,正好是腳踏車店的開店紀念日,全體員工一起拍了一張紀念照片。幸之助卻因為工作沒有趕上,一直期待著這一天的幸之助失望地哭出聲來。於是,老闆娘牽著他的手,帶著他去了照相館,和他照了一張合影。
在這家店裡,幸之助度過了多愁善感的5年零4個月的少年時光。

5. 進入大阪電燈公司做內線員實習工 1910年

在櫻花水泥公司工作了約3個月的時間,大阪電燈公司的幸町營業所內線員有了職位空缺,幸之助終於作為見習工被錄用了。這一年的秋天,滿15歲的幸之助終於朝著他所憧憬的電器行業踏出了第一步。
內線組的工作主要是去客戶的家裡,進行安裝電燈的室內佈線施工。見習工則是作為助手,拉著載滿材料的手拉車,跟在施工人員的後面。手拉車的車身雖然比較輕便,但是裝滿了東西之後,拉起來就非常的費力。好在幸之助曾經有過在櫻花水泥公司做搬運工的一段經歷,所以身體得到了鍛煉,感覺還不算吃力。每天搬運5到6家,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下午4點就可以回到公司了。往來於不同的客戶間,還可以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這讓幸之助感到很有樂趣,每天工作起來也很開心和投入。
由於他對工作領會的很快,進入公司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從見習工轉成了正式的施工技工,並被派遣到新設立的高津營業所工作。

6. 著手於改良燈泡插座的生產和銷售 1917年

幸之助的工程技術能力在眾人之上,在公司內部的技能競賽會上,曾多次獲得一級。為此,職位和薪資的提升都很迅速。結婚一個月後,每日工資七十四錢。一年三個月以後,已提高至日工資八十三錢。到了1917年春天,幸之助升為最年輕的“檢查員”了。這個工作是配線工最憧憬的,檢查員負責檢查施工人員的工作,由於需要做出判斷,所以工作責任很大。很快就掌握工作要領的幸之助,從一天跑十五處工地,發展到半天跑二十處工地。從那個時候開始,幸之助心裡因有兩件事而變得沉重起來。一是自己以前憧憬的地位-檢查員的工作並不能完全滿足他的胃口了。另一個是自己的健康。醫生力勸得了肺尖粘膜炎的幸之助好好休養。
在幸之助升為檢查員之前不久,就打算對插座進行技術改進。他花了不少功夫,製成試製品,很自信地拿給上司看。沒想到受到嚴厲的批評。上司說這種東西根本就沒有用。幸之助感到很灰心。後來,當上檢查員,有不少空閒的時間,幸之助又投入到插座的研究開發中。這時他又對健康感到不安。他想“與其過不安定的日薪生活,不如同妻子兩人做點買賣”。幸之助壓抑不住無論如何也要把插座研製成功的熱忱,終於下決心獨立創業。這時腦海裡又浮現出父親“實業立身”的囑咐。1917年6月15日幸之助提交辭職書,從大阪電燈公司退職下來。
獨立時,幸之助手頭上的資金,僅有工作了7年的退職慰勞金33日元20錢、退休準備金42日元以及自己的儲蓄20日元,總共是95日元出頭。這麼點錢既買不了一台設備也做不出一台模具。可以說獨立是魯莽和草率的舉動。
但是,幸之助卻覺得前途充滿了希望和光明。正好妻子的弟弟井植歲男剛從鄉裡的高等小學畢業,就叫他來一起幫忙。此外,曾在大阪電燈公司的同事,林伊三郎和森田延次郎也表示“既然是松下君決定自己獨立做,我們也一起幫忙吧”。適時,幸之助滿22歲,他的妻子滿21歲,井植滿14歲。
工廠就設在當時他們在大阪市東成區豬飼野租賃的平常生活的房子裡,一共兩間房,分別是2(:是日本榻榻米一張席子的單位,面積為1.62平方米)和4.5,其中大的那間用來作為廠房,小的那間作為了寢室。
就這樣開始了創業,但是關鍵的主體合成物的製造方法卻毫無頭緒。當時這種製造方法都被當做是機密,不可能教授給別人。於是,他們就找到製造工廠,從工廠附近撿來原材料的廢品碎片進行研究。一直到10月中旬,期盼已久的電燈插座總算是研製了出來。
接下來是如何銷售插座的問題。由於沒有任何銷售管道,同時也不知道如何定價,幸之助在大阪地區跑了十天,總算售出一百個。但是售價尚不到十塊錢。結果證明這種插座沒有多少希望,需要從頭開始進行改良,但是,資金已經用罄,就連第二天的生活費都成了問題。原來的兩位同事也紛紛離去了。1965年從西宮松下家的倉庫內發現了當年的當鋪帳本,從中可知幸之助當時的窘境。當出去的東西除夫人的和服以外,還有男式和服的衣帶、短外套等。當時還有這樣的逸事,幸之助要去澡堂,卻沒有洗澡錢。他與夫人談話,夫人故意岔開洗澡的話題,好讓松下忘記洗澡之事。嘗盡陷入到處碰壁的境地,幸之助卻毫無懼色,並從不考慮改行幹其他的事,仍然熱衷於插座的改良。
這種窘迫的日子繼續著,眼看就要過年了。正當大家擔心怎麼過年,而憂心忡忡地過日子時,沒有想到接到一份訂單,年內製成1,000枚用於電扇的礙盤(陶製絕緣盤)。若效果好的話,今後所有的電扇都將使用這種礙盤。於是,幸之助和少年井植日以繼夜地趕製,終於在限期內如約交貨。結果得到了80日元的利潤。這是幸之助獨立以來得到的第一次利益。當時正值最困難的時期,一家人的喜悅可想而知。貨主對產品的評價很好。第二年年初又追加訂貨2,000枚。以此為轉機,訂貨接踵而來。耗盡心血的插座賣不出去,歷盡千辛萬苦之後,命運卻從意想不到的方向打開大門,幸之助為之感動,他決心全身心投入電氣器具的製作。

7. 創建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 1918年

由於之後不斷有電風扇礙盤的訂單,同時幸之助也打算更專注地進行電氣器具的設計和製作,因此於1918年的3月7日,搬遷到了大阪市北區(現在的福島區)大開町1丁目的租房中,正式創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
新的製作所為兩層式建築,一層有三間房,二層有兩間房。除此之外,還有6坪左右(1坪=3.30578512㎡)的院子,與之前的作坊相比寬敞了3倍左右,而且面向街道。雖然並不算大,但也算是具備了街道小工廠的規模。將1層拆除地板改建為工廠,2層則作為住房。
除了礙盤之外,最初設計製作的電氣器具還有利用舊燈泡卡口製作的“插頭”。由於富有創新性而且比市價還便宜了三成,銷路非常不錯。幸之助夫妻和還是少年的井植三個人常常工作到深夜還是供不應求,於是又雇了4、5個人。隨後又開發出了“雙燈用插座”,松下電器的口碑也因為產品創新和物美價廉變得越來越好,為事業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8. 發明炮彈型電池式自行車燈 1923年

在產品開發方面,也正是在這個階段,誕生了劃時代的新產品---炮彈型電池式自行車燈。
當時,自行車上使用的車燈大半是蠟燭式的或者是油燈式的,颳風時很容易熄來,十分不便。雖然有電池式的燈,但壽命僅兩、三個小時,而且很容易故障,不實用。因此,熱衷於設計的幸之助下定決心要對電池式車燈進行改良。
於是,幸之助花了半年時間,製作了幾十個樣品,結果可達到點燈三十至四十小時,並且樣式新穎。
但是,如此劃時代的產品,卻沒有一家批發商願意承銷。百般無奈之下,只好直接將產品無償的放在各零售店進行現場點燈試驗,如果試驗結果良好的話再談銷售的事情。“拿出1萬個發散出去,總會有迴響的吧”,幸之助做好了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按照當時的物價而言,這些燈泡相當於1萬5、6千日元的水準,如果不成功,工廠將面臨倒閉。而這樣的促銷方式可謂是劃時代的創舉。
這承載了公司命運的實物宣傳最終取得了成功,體會到了產品真實價值的零售店不斷地發出訂單,在兩、三個月後,就達到了每月銷售2,000個的水準。

9. 發售角型燈 1927年

一邊琢磨角型車燈的設計,一邊為其名稱而絞盡腦汁。某日,幸之助偶然在看報紙的時候,“International”一詞躍入了他的眼簾。這個詞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在翻閱了字典之後,得知是“國際的”的意思。於是又查了“National”這個詞,意思是“國民的,全國的”。詞義和他想要的名字非常吻合。
幸之助想到:“就命名為‘National’吧,正像名副其實這個詞比喻的那樣。讓我們的產品成為國民的必需品”。於是在1925年6月,把“National”作為商標進行了申請註冊。
在1927年4月,眾望所歸的角型燈終於完成了。幸之助將“National”商標用在這個產品上,命名為“National Lamp”,並製定了銷售計畫。之後又向山本商店支付了1萬日元買回了銷售權。對這一產品的實用性充滿了信心的幸之助,採取了一往直前的促銷手段,在發售前期向銷售店無償提供了1萬個產品用於宣傳,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第二年的年末,達到了每月銷售3萬個的銷售水準。

10. 超級電熨斗上市 1927年

同一時期,在電熱部門中尾哲二郎的苦心鑽研之下,新型的“超級電熨斗”也研製成功了。
當時電熨斗的價格非常昂貴,3磅的一流商品就要4∼5日元,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這已經是奢侈品了。全年的整體市場需求量也不過10萬台而已。新研製的產品採用鐵板夾著電熱器的方式,與一般的電熨頭不同。幸之助認為只要生產的數量多的話,應該可以做到比一般的商品更便宜。
於是,他要求這個產品在價格上要大幅度地低於一般產品,定價為3日元20錢,並且要做到每月生產1萬台。這可是意味著松下要自己一家公司生產和銷售整個市場的需求總量,對此所有人都表示驚訝不已。但是,一直對福特公司的大量生產方式很感興趣的幸之助堅信只要生產出價格合適而且品質優良的產品,就一定會受到大眾的喜愛。
他的預想又一次的變成了現實,超級電熨斗也實現了熱銷。

11. 開始生產銷售收音機 1931年

儘管經濟不景氣,但是1925年開始的電臺廣播仍然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在1930年擁有收音機的家庭也已達到了70萬。而當時的收音機剛剛從礦石式和電池式改變為交流電源的方式,功能方面還並不完善,收聽廣播的人們常常因為收音機的故障而苦惱不已。
一次偶然的機會,由於收音機故障而未能收聽到想聽的節目,幸之助感到很是氣憤,於是下定決心製作“不出故障的收音機”。
1930年8月,他和某收音機廠家聯手建立了子公司---國道電機,開始了收音機的生產與銷售。然而,因為故障問題造成的退貨卻層出不窮。按照當時的習慣,由於電器店缺乏收音機的知識和技術。所以收音機一般委託收音機專門店銷售。在1931年3月,幸之助為了讓收音機能夠更廣泛地在一般的電器店也可以銷售,而不僅僅是在專賣店才能買到,將國道電機變成了松下的直營公司,並再次指示研究部的中尾哲二郎要生產出不會產生故障的收音機來。
經過苦心鑽研,3個月後終於研製出了“三球式收音機”,恰好那時正好趕上東京中央廣播電臺(NHK的前身)舉辦的收音機比賽,並獲得了冠軍,於是,松下在收音機行業一舉成名。

12. 思考事業的真正使命 1932年

1932年3月,經友人介紹,幸之助訪問了一家宗教的總部。儘管他並沒有信教的想法,但由於友人的再三推薦,使他對宗教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參觀了宗教總部,幸之助非常震驚。宏偉的建築物,以及聚集在教祖殿和製材所的信徒們那充滿喜悅的參拜情形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裡。
儘管深受震撼,但並未讓幸之助產生入教的念頭。與友人道別後,在歸途的電車裡,幸之助一邊回想著剛才所見到的那一幕幕情景一邊開始了思考。
他逐漸地想到了事業的經營。宗教可以開導有煩惱的人,令他們心安,給他們帶來幸福,也可以說是一種神聖的事業。那麼,生產人們生活上的必需品不也是一種神聖的事業嗎?想到這裡,幸之助的腦海中出現了一股靈感。
“俗話說‘百病窮為先’,那麼對於我們而言,刻苦耐勞,生產再生產,消除貧窮不正是我們崇高的使命嗎?”。這個想法的出現讓幸之助意識到以往只不過是按照常規在做生意,並由此下定決心要遵循這一使命進行事業的經營。

13. 舉行第一屆創業紀念式 1932年

1932年5月5日,在端午節之際,幸之助召集了所有員工在大阪的中央電氣俱樂部向大家說明他之前的體驗,並闡述了松下電器的真正使命。
“產業人的使命在於克服貧窮。為此必須不斷推進物質生產,擴大財富。自來水管子裡的水雖然是有價的東西,但是過路人喝上幾口,誰也不會介意。這是因為水的量多,價格太便宜的緣故。我們產業人的使命就是要把生活物資變成如自來水一般的無限豐富,以價格可以低到幾乎等於免費的水準提供給社會。做到這樣的地步,就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就會為世界建造樂土。松下電器的真正使命便在於此。”
為了實現這一真正使命,幸之助提出了為期250年的宏偉規劃,並將其分為了十個階段。每一階段25年,其中建設期10年,活動期10年,向社會貢獻期5年。
聽到他所闡述的這一崇高使命和遠大理想,所有員工都為之震撼和感動。在他的演講之後,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搶著上臺發言。大家的激情點燃了整個會場。
這一年被稱為“知命”(知悟使命)元年。從此,每年5月5日便成為松下電器的創業紀念日,在這一天會舉行莊重的紀念典禮。

14. 啟動事業部制 1933年

1933年5月,根據松下幸之助所獨創的構思,實施了“事業部制”。將所有的工廠劃分為三個“事業部”,收音機部門為第一事業部,電燈•乾電池部門為第二事業部,配線器具•合成樹脂•電熱器部門為第三事業部,採取了按照不同產品領域的自主責任體制。
各個事業部擁有其下屬的工廠和辦事處,採用貫穿從研究開發到生產銷售和收支一條龍負責的獨立核算事業體。這種組織體制在其他企業當中從未有先例,對於松下電器而言,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機構改革。
其實,事業部制的想法最開始是萌生於1927年設置電熱部的時期。當時,松下幸之助就把關於生產銷售的所有責任全部授權給了電熱部的負責人。之後,松下幸之助凡事都積極授權,而在授權的過程中,被授權人往往更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創意和能力,並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事業部制就是從這種體驗中誕生出來的。
幸之助提出,事業部制的目的在於“徹底貫徹自主責任經營”和“培養經營者”。松下電器的茁壯發展也是由於在這兩方面真正地發揮出了相應的價值。

15. 將總部和工廠設立在門真地區 1933年

以意識到企業真正的使命為契機,松下電器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即便是不斷的增設工廠,也無法完全對應來自客戶的訂單,幸之助因此決心建設新的總部和工廠。開始在大阪市內尋找合適的土地,但是一直未能找到中意的地點。正好在門真地區有一塊原本為了建設員工培訓所而購買的土地,幸之助決定將新的總部和工廠建設在這裡。
但是,門真地區位於大阪的東北方向,是最為忌諱的方位---“鬼門”。加上人們對“昭和恐慌”還記憶猶新,行業界對幸之助在此地購買7萬平方米的土地建設工廠群這一決定很是驚訝,指責是盲目經營。對於“鬼門”一說,幸之助認為:“如果東北方向是鬼門的話,那以整個日本的地形而論,豈不是到處都成了“鬼門”,於是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工廠的建設。
在遷入新址之際,幸之助向員工們講道:“組織的膨脹很容易使企業崩潰,松下電器現在就站在茁壯發展和崩潰的岔路口。新工廠的命運掌握在你們的手中”,這番講話讓全體員工感到備受鼓舞和激勵。
成功搬遷到了門真地區之後,松下電器以此處為根據地,逐步地成長為世界的企業,而開發遲緩的門真地區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16. 開辦店員培訓所 1934年

松下幸之助從很早就開始樹立了“事業之根本在於人”的信念,注重人才的培養。從1922年在大開町建立第一家總部和工廠的時候開始,他便夢想著能夠建立一所用於培養人才的機構—“建立工廠學校,同時開展物質生產和教育”。
經過了10多年之後,這個夢想終於得以實現。在遷入門真地區的時候,成立了“店員培訓所”。1934年4月,正式開校。該培訓所以小學畢業的員工為對象,採用三年制教育,達到舊制中學5年制商業•工業課程相同程度的學歷水準,同時加上人格修養教育,要求學員在畢業時就能夠進行實際業務工作。
1935年12月,更名為“職員培訓所”,之後在1936年5月,又增設了“工人培訓所”。 

7. 設立松下電器貿易株式會社 1935年

1932年4月,松下電器新設立了貿易部,開始出口配線器具、電燈和乾電池。當時在日本經營電氣器具的商社比較少,大多數公司的貿易都是依靠外國商社進行的。而松下幸之助則認為松下產品要按照松下自己的方針進行出口,因此設立了出口部門開展貿易事業。
隨著事業的發展,基於海外和國內共同發展的理念,深感需要建立積極的出口體制,在1935年8月,設立了松下電器貿易株式會社。
當時,在行業界還很少有企業直接擁有貿易公司。正是這一舉措使松下電器開始了全面的海外出口業務,銷售遍佈到了整個東南亞。

18. 改組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1935年

隨著事業的發展,松下幸之助對經營革新的熱忱也越來越高。“企業是社會交為代管的事物”這一信念,以及對自主責任經營的堅定信心等等,很多的想法在他的腦海裡激蕩。
1935年,松下電器無論是在人才方面還是事業方面,都得以堅實地發展。幸之助也感到時機成熟,便在當年的12月,將松下電器製作所改組為株式會社,正式成立“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同時,在事業部制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導入“分公司制”,根據不同的事業部門成立了9家子公司,此外還有4家兄弟公司。
針對改組的理由,松下幸之助言道:“今天的松下電器業務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員工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可以說已經成為了對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因此,我深切感受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深刻認識到需要把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公之於社會“。並以此番講話來敦促員工的自覺性。
由此,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作為控股公司,在人事和財務方面對子公司進行管理,而各子公司在自主責任經營的體制下進行生產和銷售。

19. 召開第一回經營方針發表會 1940年

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件爆發,日本走上戰爭之路。從此進入長達八年的、充滿艱辛的“冬季時代”。那個時代,產業人在嚴格管制和物資缺乏的情況下,被迫從事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艱難經營,松下電器也未能倖免。
一九三八年,日本政府制定國家總動員令,對原料資材以及生產種類等的統一控制從此時開始。幸之助堅持從事本來的事業,電氣器具的生產。幸之助怕為了戰爭,迷失了事業本來的目的,勸誡經營走向散漫,於一九三九年三月通告了“經營須知”、“社員指導以及個人須知”。以“無論從事經營或買賣,都是公事而非私事”開始的須知,在動盪的情勢下,成為職工們的精神上的支柱。
一九四0年一月,首次召開“經營方針發表會”,幸之助說“……想到一般國民的生活,我們公司傳統的和平產業是重要的”。在這種信念之下,因原料的缺乏,產品品質開始有劣質化的預兆時,於八月間提倡“優質產品製作總動員運動”,努力從事次品的消滅工作達一年之久。又在一九四二年發表“防止品質下降通告”,要求全體更加努力奮鬥維持品質。
這種“經營方針發表會”是繼承一九三四年前後開始的“年底座談會”召開的。以這一年為首次,以後緣由祭財神的吉例,成為每年一月十日舉辦的例行活動。

20. 主動出席公會組建大會 1946年

1945年8月末,麥克亞瑟元帥指揮的盟軍進駐日本,成立了GHQ(聯軍總司令部),並陸續發佈了各項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政策。10月,盟軍司令部要求剛成立不久的幣原內閣實施包括獎勵成立工會在內的5大民主化改革措施。12月,日本政府頒佈了工會法,工會組織化得到了迅速推動。但令人擔憂的是也出現了一些工會趕走企業老闆的過激行為。
松下電器也成立了由15,000人、42個支部組成的松下產業工會(於1947年更名為松下電器產業工會),取代了其傳統的步一會(於1920年成立,寓意步調一致,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並在1946年1月30日,於大阪的中之島中央公會堂召開了組建大會。
幸之助在沒有接到邀請的情況下,主動參加了這次工會成立大會,並發表了賀詞。
“我認為工會的組成更進一步地推動了我們公司民主經營的步伐。期望通過工會的成立,大家一致努力,立足於真理,從事企業的經營。我堅信正確的經營和正確的工會必定是一致的存在”。
儘管發言簡短,但充滿了對職工百分之百的信任,博得了員工們的熱烈掌聲和全面的信任,這令前來出席工會成立大會的勞工運動的鬥士們也受到很大的感動。

21. 赴美考察 1951年

1951年1月幸之助鄭重宣佈“我們作為世界人類的一員,帶著這種覺悟重新探討經營,為了儘快提高成果,要懷著「松下電器從今天開始重新開業的心情投入經營」。由於要擴大視野,1951年1月18日,松下幸之助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途。
初到美國,這個國家的發展令松下幸之助驚訝不已。與當時的東京每天下午7點開始停電一個小時相比,紐約的白天也是燈火輝煌。此外,GE公司的標準型收音機售價是24美元,這個價格僅相當於工人兩天的工資。而在日本要買到相同程度的收音機,需要花掉工人一個半月的工資。
類似的例子也屢見不鮮,這足以說明了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水準差距之大。作為社長的松下幸之助目睹了美國的繁榮景象,再反觀日本的現實,深刻地感受到「要早日達到像美國這樣的水準」。同時,他也看到,這不僅僅是在國力上的差距。美國無論是社會還是企業,從機制上都做到了促使人們充分地去發揮各自的才能和智慧,這才是繁榮的原動力。
4月7日,返回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和去時的平頭相比,頭髮已經長到了需往兩側旁分的長度。這讓迎接的人們感到十分驚訝。此次赴美歸來讓人們預感到一個新的時代可能就要到來了。
歸國之後,松下幸之助多次發表「民主主義就是繁榮主義。日本如果也實現真正的民主主義的話必然會繁榮」的講話,得到許多人的支援。

22. 與飛利浦公司技術合作 1952年

幸之助很早就認為引進歐美的先進技術,對戰後的日本復興是不可缺的。1951年10月至12月,幸之助再度訪美。這一次他還順便轉往了其他歐美國家,尋找技術合作夥伴。
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在戰前就與松下電器有貿易往來,此次雙方進行了合作談判,但是談判進展並不順利。飛利浦公司提出,作為合作條件,要求松下公司支付技術指導費7%。這如果在美國一般為銷售額的3%。因此,對方的要求不能不說過高。儘管如此,飛利浦公司不肯相讓,並表示“儘管比較高,但確有其價值。飛利浦可以派遣技術負責人員負責進行技術指導“。於是,松下幸之助表示,既然技術指導有價值,那麼松下的經營指導也有價值,反過來向對方要求“經營指導費”。儘管飛利浦公司感到意外,但仍判斷這種主張也有一定道理。
最終在1952年10月16日,雙方達成一致,松下公司向飛利浦公司支付4.5%的技術指導費。飛利浦公司向松下公司支付3%的經營指導費,並簽訂合同。當年12月新公司“松下電子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成立。後來,這個比例改為了3%對2%。1967年變更合同時,終於實現了同步額度即各2.5%。

23. 發表“五年計劃” 1956年

從1955年下半年開始日本出現神武景氣(注:1955至1957年,日本出現了第一次經濟發展高潮。日本人把這個神話般的繁榮,稱為神武景氣。),年度的實質經濟增長率達到了8.8%。當年的《經濟白皮書》中提到:“已不再是戰後時代了”。
正是在這個時期,松下幸之助也意識到再建期已經結束,公司已步入了規模化發展時期。1956年1月在經營方針發表會上,幸之助正式發表了“松下電器5年計畫”。內容包括:在1960年將220億日元的銷售額提高到800億日元。將11,000名職工發展到18,000人。將30億日元的資本金發展到100億日元。如此宏大的構想,令全體員工為之震驚。當時,民間企業還沒有發表這樣長期計畫的先例。於是,此舉引起各方的強烈迴響。
幸之助指出:“這個計畫肯定能實現。因為這也是一般大眾的期望。這是我們同大眾之間締結的“看不見的合同”。五年計劃促使全體職工奮發向上,結果這個計畫僅用了4年就實現了。5年後,即1960年,松下公司的銷售額已達1,054億日元,職工人數達到28,000人,資本金達到150億日元。遠遠超出了原來的計畫。

24. 電氣化熱潮 20世紀50年代末期

日本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了家用電器銷售的激增。重型電氣設備廠商也進入了這一領域,從而導致了激烈的價格競爭。
新型的家用電器出現,使得家庭生活更加舒適、效率更高。所有的消費者都想要擁有一台電視機,一台洗衣機以及一台電冰箱,或者說,比較流行的叫法是“三大神器”。松下幸之助預見到了電氣化時代的到來,並且透過建立緊密的零售商網路,加強了銷售網路、穩固了市場佔有率。

25. 被授予奧蘭治-拿索司令勳章(Commander in the Order of Orange-Nassau) 1958年

松下電器與飛利浦公司合作誕生的“松下電子工業”的成功,對於促進日本、荷蘭兩國的交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此為契機,在1958年6月,荷蘭女王授予松下幸之助奧蘭治-拿索司令勳章(Commander in the Order of Orange-Nassau),以表彰他在增進日本、荷蘭兩國的友好交往和經濟交流方面做出的貢獻。
透過調查,松下幸之助發現在東京雖然有日蘭(日本與荷蘭)協會,但是大阪還沒有。於是,松下幸之助為了回報荷蘭所給與他的榮譽,於1959年3月,創立了關西日蘭協會,並親自擔任會長。
此外,1968年4月,他還獲得了巴西文化功勞勳章(the Medalie De Honra Ao Merito Cultural Award);1972年10月,獲得了比利時國王頒發的王冠勳章(the Commandeur de L'Ordre de la Couronne Award);1979年2月獲得了馬來西亞政府頒發授予的護國將領榮譽勳章和丹斯裡爵位(the Panglima Mangku Negara and the title Tan Sri)。

26. 成立美國松下電器 1959年

從1957年下半年開始,日本從“神武景氣”進入了被稱為“鍋底蕭條”的階段,不過這段蕭條期為時不長就結束了。從1958年下半年開始,又進入了超過神武景氣的岩戶景氣時期。
此時的松下幸之助認為,日本已經真正成長起來了,應該透過貿易為海外其他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1958年,松下電器的出口額是32億日元,僅占全體銷售的7.8%。但在1959年的經營方針發表會上,他就要求相關負責人要站在物件國的角度,努力創造出受物件國所喜愛的產品。作為海外事業擴充的第一步,該年9月,成立了美國松下電器株式會社,11月,作為海外事業的統括部門設立了國際本部。
隨著海外事業的強化,在一年之後的1960年,出口額已經高達108億日元,銷售占比提高到了10%以上。美國松下電器在1963年搬遷到了泛美(PANAM)大廈,在1975年再次搬遷到了新澤西州的斯考克斯市。

27. 突然宣佈辭去社長職務 1961年

在1961年1月的經營方針發表會上,結束發表後走下講臺的幸之助,不等眾人掌聲停止,又一次走上了講臺。
他對大家講道,自己的年齡已經過了花甲之年,“去年,在諸位的大力協助下,5年計畫得以順利實現。今年,我正好滿65歲。從很早以前,我就想應該在適當的時候辭去社長的職務。在我虛歲50歲的時候,就取了別號“陽洲”,打算引退。但是當時正值戰爭時期,未能如願。戰後困難時期,出於責任上的考慮,也未能引退。直到1951年開始投入重建工作。從那時至今又過去了10年,終於看到公司今日的盛況,我由衷感到欣慰。經過再三考慮,我打算辭去社長職務,以會長的身份,從後方支持經營。我相信,在我引退之後,公司經營會很好地進行下去。希望大家能以此為契機,在新構思的指導下,開創新局面”。
幸之助的退任講話,完全出乎預料,會場上一陣躁動,但馬上又安靜了下來。突如其來的宣佈離任,讓全體員工意識到了公司巨大的轉折,也促使著大家樹立起新的決心。
隨著松下正治副社長就任社長一職,松下電器步入了嶄新的飛躍時代。

28. 榮登美國《時代週刊》(TIME) 1962年

經濟高速增長的日本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矚目,而支撐日本經濟發展的日本企業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持續保持飛躍發展的松下電器,在海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在昭和30年代(1955-1964年),受到了很多世界著名報刊雜誌的採訪。
昭和37年(1962年),2月23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用封面和長達5頁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松下幸之助董事長的經歷、思想以及松下電器的發展歷程。之前在美國時代週刊上刊登過的日本人,只有美智子王妃等4人,而使用日本畫家繪製的肖像畫作為封面尚屬首次。
封面的肖像畫是由藝術院會員--大畫家堅山南風先生繪製的,畫像原作在當年美國時代週刊出版局局長來訪松下電器時,親手贈送給了松下幸之助。(封面畫由當時松下一家的家庭成員和美國時代週刊封面框構成)

29. 在NHK與池田總理會談 1963年

1961年(昭和36年)末,在《文藝春秋》雜誌上,擔任松下電器董事長的松下幸之助撰文對池田內閣推行的收入倍增計畫敲出了警鐘。1963年8月29日,受NHK電臺特別節目《與總理對話》的邀請,松下幸之助獲得了與總理池田勇人會談的機會。這一節目從下午7點半開始,透過電視和廣播播出了1個小時。
會談一開始,松下幸之助首先提出“希望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場進行談話”,兩個人針對物價問題、道德問題、人才培養以及政治生產性等當前日本所面臨的課題展開了對話。
會談中,松下幸之助提到當今社會衣食足而禮節亂的現象令人擔憂,強調說人們不能只追求物質的豐富,精神方面的教育也非常重要。並且提出建議,人才培養對於國家的未來不可或缺,為此,國家要具備理想的人才發展觀。
在節目中,松下幸之助作為一名普通國民,開誠佈公地闡述了自己的意見,而池田總理也始終溫和親切地表達著自己的信念,給觀眾和聽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0. 在CIOS主辦的國際經營會議上發表演講 1963年

1963年,松下幸之助受邀作為特別演講嘉賓參加了由國際經營科學委員會(CIOS)主辦的第13屆國際經營會議。
該大會每三年召開一次,此次會議於9月15日在紐約的希爾頓酒店舉行,為期5天。與會人員來自世界59個國家,學者、企業家等多達3,000人。9月17日的主題分會分為了17個專項題目,松下幸之助在第五分會上以《我的經營哲學》為題,發表了演講。
在演講中,他闡述道,“如果由優秀的經營者來經營國家的話,國家才會繁榮,國民才能幸福。“經營者需要進行自我評價。為此,需要具備正確的經營理念,而正確的經營理念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同時需要基於正確的社會觀、國家觀、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理念進行思考”。
同時他還提出“要把不當競爭看作是罪惡。應努力消除不當競爭”。在之後的問答環節中,一個出席者說道:“如果真的能消除不當競爭的話,我會親自去日本脫掉鞋子向您鞠躬”。松下幸之助回覆說:“只要包括您在內的每個人都下定決心不採取不當競爭的話,那麼不當競爭很快就不復存在了”。整個會場都充滿了親切友好的氣氛。

31. 美國《生活》(LIFE)雜誌社出版特輯 1964年

1964年,即將在10月10日召開的東京奧運會成為了日本舉國上下關心的大事,日本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在奧運會前夕的9月11日,美國的《生活》雜誌製作了日本專刊,其中有一篇以《MEET MR.MATSUSHITA》(認識松下先生)為題的報導。
第一頁是松下幸之助的照片,並冠以“最佳產業家、最高收入者、思想家、雜誌發行人、暢銷書作家”五大稱謂。第二頁的標題是“集福特與艾吉爾兩人特質于一身的先驅”,其中提到”松下先生是一位革命的溫情主義者”。將松下幸之助作為事業家和思想家的兩個側面,分別比作汽車之王福特與19世紀著名美國牧師兼作家艾吉爾,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躍然紙上。
文章介紹了松下幸之助的經歷以及松下電器的經營理念,事業內容和PHP思想等,全文採用了大量的照片,篇幅長達8頁。
美國生活雜誌發行量多達800萬冊,經過本次的報導,松下電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32. 召開銷售公司總經理懇談會 1964年

在奧運景氣的支撐下,日本經濟似乎還會保持高速的增長。但是,到了1963年末,為了抑制景氣過熱,金融緊縮政策力度不斷加強,經濟狀況急轉直下。
原本就是主要靠貸款來持續擴張的日本經濟界,不堪設備過剩的重負,陷入了深刻的反思。在這種大環境下,電子行業又因為主力產品已基本實現普及而出現需求停滯,銷售低迷,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行業混亂、銷售公司經營惡化的現象日益顯著。
松下幸之助對這一事態感到無比憂慮。1964年7月9日,在熱海新富士屋(New Fujiya)飯店召開了全國銷售公司代理店總經理懇談會(熱海會談),會期為時三天。
會議期間,松下幸之助站在臺上的時間合計長達13個小時。他認真聽取了銷售公司和代理店總經理們的不滿和要求,從大家的談話中得知,在一共170家銷售公司和代理店當中,維持有盈利的僅有20餘家。
松下幸之助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但同時也抱有一線希望。他向大家提出呼籲:“疾病重在早期發現,努力治療。這次會議就是我們會診的一個機會。希望我們能夠在這裡進行相互診斷,請健康的人發表保持健康的秘訣與大家一起分享,供大家參考,不健康的人相互探討各自想到的治療方法,一起努力讓這次的會議能取得真正的收穫“。

33. 就“水庫式經營”發表講話 1965年

被稱為“昭和40年之不景氣”的經濟蕭條日益嚴重,引發了大規模的企業倒閉潮。
正是在這個時期,1965年2月,在岡山縣倉敷國際飯店召開了第三屆關西經濟界研討會。會上,松下幸之助發表了題為“水庫式經營與合理經營”的演講。
在演講中,松下幸之助分析當前的不景氣源自於戰後的信用膨脹和貸款經營。他強調說:“現在已非戰後非常時期。在開放經濟時代的今天,我們要像歐美企業那樣,追求一種遊刃有餘的穩定經營。”作為方案之一,他就“水庫式經營”進行了發表。
所謂“水庫式經營”,就是從一開始就保留一定富裕量的經營模式,如同把水蓄在水庫裡,根據需要慢慢放出一樣,讓設備留出一定的富裕,在需求發生變化的時候,合理調整設備的運轉,以避免出現產品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的情況,保持經營的穩定。不僅是設備,資金、人才和產品庫存都是同樣的道理。
在發表中,松下幸之助提出倡議:“水庫式經營看似難以實行,但是我們有責任一起在保證合理利潤的同時開展穩定的經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我們必須堅決地實行水庫式經營”。

34. 出版發行《如何拯救行將崩潰的日本》 1974年

1973年秋,世界石油危機爆發,使得自1970年秋季以來一直勉強維持高度成長的日本經濟急轉直下,陷入嚴重的經濟蕭條,無論是政府、自治體,還是企業、國民,都面臨著總體赤字的一大困境。
在這種形勢下,身為顧問的松下幸之助在1974年12月出版發行了《如何拯救行將崩潰的日本》這一憂國之作。他在書中第一章指出,日本經濟危機的原因在於戰後30年的日本發展歷程,比如不信任感的擴大,對民主主義的錯誤認識,國家經營理念的欠缺等等。接著在第二章中,他提出了“大學減半論”等對教育體制的徹底改革;以及透過“臨時物價穩定法”、“發行100兆日元國債穩定經濟”等措施促進經濟大發展等諸多“拯救日本之道”,並建議儘快予以實施。
松下幸之助正是基於“如果對現狀袖手旁觀,結果只有彼此走向滅亡。必須想辦法擺脫困境,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日本”這樣一種願望,大膽而坦誠地提出了上述措施和建議。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諫言書最終成為了發行數量超過60萬冊的暢銷書。

35. 訪問中國 1979年

1979年6月25日到7月4日,受中日友好協會廖承志會長的邀請,松下幸之助訪問了中國,並受到了熱烈歡迎。
訪問期間,與鄧小平副總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鄧穎超(周恩來總理夫人)、古牧副總理、康世恩副總理等中國領導人親切會談。
廖承志會長還特別送給松下幸之助一幅字畫《天壽歌》,松下幸之助高興地說:“天壽是160歲,也就是說我還要活80年,也希望大家都同樣長壽”,博得了大家一片掌聲。6月28日,受中國企業管理協會的邀請,他以“企業經營之道”為題進行了約兩個半小時的講演。
譯者注:《天壽歌》為時任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的趙朴初先生為松下幸之助作賦相贈,詩中寫道“炯炯雙眸望八荒,喜翁信堅身益強。攜手同行兄與弟,星移斗轉曜東方。”
鄧小平副總理在1978年10月訪日期間曾經與松下幸之助有過會談,在此次松下訪華期間,兩次與他在人民大會堂暢談,重敘舊好。閒暇之餘,松下幸之助還參觀了萬里長城以及十三陵等,對中國的悠久歷史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此次訪華,讓松下幸之助更加深信:“21世紀是日本和中國走向繁榮的時代,要用長遠的眼光幫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並在回到日本之後積極地向各界發出倡議。此次訪華也受到了媒體的爭相報導。

36. 舉行日本國際獎頒獎儀式 1985年

出於“日本應在科學技術振興方面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這一強烈願望,松下幸之助於1982年11月設立了以創設日本國際獎為目的的日本國際獎準備財團,親自出任第一任會長。
該準備財團於1983年5月成為政府管理的公益法人,並更名為“國際科學技術財團”。
1985年,松下幸之助多年的心願終於得以實現,同年4月,第一屆日本國際獎頒獎儀式在東京國立劇場舉行。90歲高齡的松下幸之助親自出席頒獎儀式,並上臺為獲獎者頒發獎狀和獎金。
日本國際獎每年頒發兩個獎項,單項獎金金額為5000萬日元。

37. 與世長辭,享年94歲 1989年

1989年 4月27日,松下幸之助的一生落下了帷幕。海內外的媒體都報導了他離世的消息。日本經濟新聞發行號外進行了報導,NHK電視臺改變原定節目安排,播放了專題報導《緬懷松下幸之助》。在海外,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以歐美為主的各國媒體也紛紛進行了報導。
5月25日,松下電器與松下集團各企業在大阪枚方松下電器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聯合葬禮, 社會人士約15,000人、松下員工約5,000人出席了葬禮,對松下幸之助的離世表示了哀悼。

<Top